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已经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喜欢上常玉的了,大概是学了一阵画画、又囫囵读了几本艺术史美学史后,审美水平有了质的提高,遇到常玉笔下的瓶花,那样的简洁与孤独,从瓶中长出的文人风骨,便深得我心。

常玉存世作品不算多,主要有裸女、瓶花、动物三大主题,其中裸女系列拍卖价格最高。不过自己一向不喜人体人像类,对常玉的裸女便也没有太多感触。

相比之下,瓶花系列是我的最爱。形态不一的花瓶或花盆,生出或柔软或硬朗的枝条,有些简洁笔直如刀削,有些又繁茂到摇摇欲坠。前期作品色彩偏浅,柔和的粉与白居多,有时满目鲜红,也并不刺眼,后期则大面积的黑,只剩灰白色线条,萧索肃杀,似有金石铿锵。纯粹的西洋技法、油画介质,内里仍是中式的韵。常玉少时有国画和书法的功底,成年后久居巴黎,小小的瓶子,支撑着游子的气节与风骨,书写花开满枝的郁结苍凉,也是他一生再未回去的故国家园。

此前我也并不喜欢动物主题的绘画,唯独常玉是个例外。常玉笔下的马儿总是小小的,多粉色,线条寥寥极简,在草地上舒展地打着滚儿,那一份天真和自在,总让我不自觉地和徐悲鸿相比。世人皆知徐悲鸿擅马,但也许那个时代太过慷慨激昂,轰隆隆碾过个体,连马也如此,今天看来不免害怕。常玉大抵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无需去迎合任何时代与任何人,只书写自己,于是他的马儿悠游嬉戏,小鹿附身低头,连一向凶猛的豹都躺得横七竖八,不具备任何攻击性,毫无顾忌地展示自身的柔软与脆弱,让人窥见常玉内心的天真与拙稚,这在中国画家里实属难得。几十年过去,这样纯粹个体的表达更显珍贵。

而常玉绝笔的象,已入无我之境,抽象到只剩轮廓,在大地上孤独地走着。念其一身,飘零旷野,四顾茫茫,不知所往。常玉在巴黎早期经济尚优渥,晚来穷困潦倒,作画材料都不甚佳,1966年死于天然气泄漏。但想想那个年代的国内,也许客死他乡对常玉来说并不能算是悲剧。

无论瓶花与动物,常玉都喜欢用粉色。我个人本是不大喜欢这种颜色的,容易流俗,常玉却用得纯洁且温馨,让人心生宁静。

常玉1901年生于四川南充,后勤工俭学赴法国,当时赴法画家人才辈出,多忧国忧民壮怀激烈,常玉却曾说“讨口也不回去”。常玉生前颇寂寥,死后画作被成捆贱卖,几十年后却在市场中拍出天价,着实令人叹息。

今天自己读到常玉的瓶花和动物,那长在巴黎的游子孤魂,脱离了水墨山水的程式语言,用油画颜料甚至油漆画出了中式的风骨萧萧。我个人揣测,也许是巴蜀的风流与海外的自由共同滋养了他,保存了他的天然和风致,当然也造就了他的半生落魄。

伤心莫问前朝事,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

2023.9.12 于成都

常玉绝笔的象

最喜欢这幅打滚的马

我的临摹

 
 
 
 
 
 
 
话题:



0

推荐

梁车车

梁车车

42篇文章 36天前更新

四川人,喜欢越野车的大龄单身女青年,不务正业的下岗金融民工,前记者,爱玩爱冒险,工作十年混遍北上广深拉萨成都,依旧一事无成,两手空空。个人公众号:车车爱开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