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父亲的书稿终于出版了,虽然因为书中台湾游记遇到一些审查上的问题使得出版时间一拖再拖,但终究还是面世了。算是了了父亲一个夙愿,作为女儿,当然是很欣慰的。

封面是父亲自己挑的,字体排版则是我和父亲一起敲定的。本来书名叫做《又是暮色苍茫时》,后来出版社说字太多不好排版,于是选了另一篇文章定名《船歌》,自己倒还蛮喜欢这个名字及封面的,简洁淡雅,总让我想起老柴的《六月船歌》。

整本书稿是父亲的个人文集,包括小说,散文,杂文,游记,诗歌等,众体兼备。

其实自己一向是不大喜欢读父亲的文章的,一来觉得父亲虽然书读得多,但写作还不够有灵气,偶尔有几句诗还不错,但整体平平,虽然作为女儿这样说未免有些残忍。二来更主要的原因,大概还是自己不太愿意窥探父亲的内心世界吧。

父亲一辈子都很苦,生于50年代中期,赤贫的家里还有七个哥哥姐姐,说是从生下来就开始挨饿大概也不夸张。父亲有时会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我总是不太愿意听,这个时候他就很生气。其实自己只是不忍心,记得他曾轻描淡写地说过一句:1978年之前就没吃饱过,我一直牢牢记住了这句话,因为觉得无比心疼。既然往事无法更改,干脆就不听,于是经常惹得他不高兴。

尽管环境这般艰苦,但父亲极为勤奋,最终完成了学业,并且饱读诗书,是以自己虽然长在农村,但是接受的教育却极好。此后虽然家境渐宽,但父亲命运依旧多舛,悲剧的婚姻,常年劳心劳累,过了知天命之年,又遭遇丧子之痛,之后父亲很是消沉了一段时间,到现在也没能完全恢复过来。

父亲的钢笔字遒劲,但毛笔还没我写得好,笛子吹得曲曲折折,总爱在夜里散很远很远的步。父亲个不高,背稍微有些驼,散步的时候喜欢背着手,偶尔掐一根草捏在手里,总是走得很快,自己跟在后面,看着父亲的背影,有时会觉得恍惚。

父亲一生都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空有报国之情经世之志,无奈只能是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于是对现实也颇多抱怨。到得现在,大概也渐渐安于现状了。但依然对我谆谆教导,要善良,勇敢,正直,要同情弱者,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正如父亲一直所做的那样。帮助别人,然后并不期待回报。

父亲现在工作清闲,应酬也不多,但开始在书桌前坐不住了,现在自己经常因为打麻将的事情跟父亲吵架。吵归吵,我也明白,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现状。父亲很孤独,母亲只能给予他一日三餐,温衣暖裘,但父亲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需要有人倾听和交流,需要一个温暖而让人留恋的家,而有些东西是作为女儿的我无法给予的。何况我必将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展开自己的人生。自己执意离开四川工作,父亲想必很伤心,想起家中二老凄凉晚景也会觉得自己不孝,但我没有办法妥协自己的人生。

送了一本给同学,同学说你父亲好有才哦,我说那当然,不然怎么会有我这样的女儿。这话是玩笑了,但我想父亲如果知道同学的这番评价,肯定是会很开心的。

父亲是一本书,沉重而晦涩,而我只是转过头去,不忍卒读。

2012.5.25  成都

 
话题:



0

推荐

梁车车

梁车车

37篇文章 14小时前更新

四川人,喜欢越野车的大龄单身女青年,不务正业的下岗金融民工,前记者,爱玩爱冒险,工作十年混遍北上广深拉萨成都,依旧一事无成,两手空空。个人公众号:车车爱开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