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以及作者个人公众号“车车爱开车”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2017年,赵雷一首《成都》使得玉林路名声大噪,游客来了都要去小酒馆打个卡。从小酒馆往西,一直走到玉林西路的尽头,我上班的酒吧就在这里了。
去年夏天我搬到成都金融城附近,时常来玉林这家酒吧喝精酿,一来二去和老板们都熟了。当自己失业后浪迹在老挝街头时,老板问我愿不愿意来当临时店长,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天知道我的人生理想之一就是穿着低胸长裙高跟鞋在酒吧上班,冷眼旁观酒吧里男男女女的醉生梦死。2024年3月14号,经过大概半小时的简单培训,失业金融女工开始在酒吧上岗再就业了。
玉林酒保
开门推窗,放音乐,外摆桌椅海报,然后开始打扫头天晚上的战场,消毒擦拭酒头,擦桌扫地倒垃圾,把水槽里堆着的杯子洗净晾干收进冰箱,做完这些,我会给自己倒一杯IPA然后坐在酒吧门口的椅子上,看玉林路上人来人往。
酒吧一般晚上七点开门,有时候我到得早,下午两三点就收拾好,在门口喝酒看书,到了饭点从隔壁叫一碗小面吃,十分悠闲自在。有时候老板喝大了晚上八九点才开门也是常有的事,往往还是客人已经到了酒吧门口催着开门,生意做得非常佛系。
成都街头的小酒馆实在太多,有专注精酿的,有只卖鸡尾酒的,有提供整瓶葡萄酒的,还有什么都卖以至于味道都不怎么样的。价格上有跟京沪接轨的,也有极其平民接地气的,主打一个百花齐放各取所需。我工作的酒吧就只做精酿,连瓶装啤酒都不提供。近年来精酿啤酒市场大爆发,成都又是精酿重镇,不少本地酒厂,因此精酿文化接受度很高,比如道酿有一款名为“成姆斯特丹”的双倍IPA,非常有成都特色了。
喝惯了精酿的味蕾会十分挑剔,普通的工业啤酒已经难以入口,当然价格也要显著贵一些。我们店里价格集中在48—68元一杯,算是精酿的正常价格,有些不熟悉精酿的客人偶尔进店想喝一杯,看到酒单上的价格甚至会被直接吓走。
酒吧的生意一般要到晚上十点才进入正式节奏,此时成都的夜生活刚刚开始,有熟客陆续过来,往吧台一坐开始跟朋友或老板聊天,也有路过的游客被店里氛围吸引进来喝酒。精酿的口感可以简单粗暴分为“甜党”和“苦党”,我自己偏爱较苦的IPA,也有客人喜欢各种水果风味的小甜水儿。据自己的观察,不太熟悉精酿的女性顾客喜欢IPA的比例更高,而男性反倒更偏爱各种甜口的精酿。
我的工作就是开单、打酒、结账、收银,洗杯子收拾桌子。精酿泡沫丰富,要贴着杯壁注意打酒的节奏,不然泡沫过多过少都会影响口感和观感,我用了几个晚上终于掌握了打酒的技巧,算是这份工作唯一的技术性所在了。当然收银系统、POS机扫码这些也是自己第一次用,也很有趣。
成都的餐饮业极其发达,但不怎么排他。我们酒吧只提供精酿,小吃种类少得可怜,还经常缺货。客人问有什么吃的,我们大手一挥直接让客户去隔壁面馆便利店或者点外卖,皆大欢喜。
生意好的时候会很忙,客人喝开心了一杯接一杯,洗杯子就是一个大活。刚上班的时候还是春天,那会比较敬业,只要客人一走就把杯子洗了,冷水洗了一晚上杯子手都有些僵,真是兢兢业业的酒保。后来就习惯了攒一堆再洗,若是自己最后一个下班,就直接偷懒留给第二天上班的人了。
说来也好笑,自己当顾客那会隔三差五去喝酒,真成了酒保整个店里的精酿敞开随我喝的时候,倒是不怎么喝了,大概是想留几分清醒观察店里的客人。有个客人喝醉了听说我失业了要给我提供工作,却怎么也不相信我以前是金融行业的。也有客人喝多了絮絮叨叨,我一边干活一边陪着聊几句,想想自己以前大概也是这样喝多了拉着别人聊天,别人应付了事,清醒的时候看这样还挺不好意思的。不过管他呢,喝醉了都可以被原谅。
酒吧整体生意算不上好,位置稍有些偏,这里是真正的玉林路的尽头,而小酒馆则是现在玉林路的中心,加上成都今年春天多夜雨,多少个晚上九十点钟开始小雨淅淅,对生意影响很大。我上手很快,于是老板们很放心,有时提前撤了留我一个人守店。夜间当垆卖酒,时有风雨潇潇,路人行色匆匆。室内一灯如豆,杯酒在握,颇有“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之感。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