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这个月第N次在周中或周末的夜晚来到玉林西路熟悉的小酒吧,要一杯苦苦的精酿,或者坐在吧台,或者坐在门口撸朋友的狗,和两三好友酒吧老板漫不经心地聊着天,喝开心了再打车回家睡觉,我忽然意识到,这是我在北京没有体验过的都市生活。
不管是大晚上能临时约出来喝酒的朋友,还是路边街头随处可见深夜还开着门的小酒吧小饭馆,都是北京无法实现的生活方式。
北京的“大”众人皆知,同在北京生活的朋友一年到头见不上几次面很正常,临街商铺无一例外的丑陋奇怪,让人毫无逛街的欲望。自己在大屯住了两年,有个好朋友住得比较近,偶尔晚上还能约得出来,但约出来也实在无处可去,两人只好去逛附近还在营业的一个京东便利店,怎一个惨字了得!想象中大城市的灯红酒绿,都市剧里白领下班后放松地喝两杯,酒吧里各种暧昧涌动,都是不存在的。
于是当我工作十年后回到成都,这样一个极其注重吃喝玩乐的城市,自己开始流连各种酒吧,在三十五岁的高龄学着蹦迪,甚至怂恿外地朋友带我体验了莎莎舞厅,不修边幅不施粉黛的女屌丝终于也过上了放浪形骸的都市丽人生活。
成都街头的小酒馆实在太多,有专注精酿的,有只卖鸡尾酒的,有提供整瓶葡萄酒的,还有什么都卖以至于味道都不怎么样的。价格上有跟京沪接轨的,也有极其平民接地气的,主打一个百花齐放各取所需。酒吧往往装修都很别致,门前一定要摆几张露营桌椅,人们很随意地在街边吃喝闲聊,空气中飘着火锅的香味,在这样的场景中散步总是很愉悦,遇到好看的小店,兴致来了就直接坐下喝一杯,于是减肥变得异常艰难。
虽说调侃自己都市丽人,但毕竟年龄大了,又是底层社畜得早起上班,不太熬得了夜。有次飞机晚点,折腾到成都市区已是凌晨四点,路边很多小吃摊,看起来生意都很不错,自己大为震惊,这些人到底吃的是早餐还是宵夜。直到前阵子和朋友去兰桂坊蹦迪,一晚上转了不知道多少个场子,凌晨两点自己走出来打车,很多酒吧门口依然大排长队,无数清凉辣妹,真是目不暇接。此时城管大概都下班了,兰桂坊入口多了很多小推车,冰粉面筋烤鱿鱼,吆喝声此起彼伏,出租车排着队等客,热闹非常,忽然就理解那些凌晨四点的小吃摊了,毕竟兰桂坊要蹦到早上五点才打烊。
莎莎舞曾在疫情流调中名噪一时,回了成都必须要体验一下。自己一个女生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死乞白赖央了外地朋友带我一起,门头都很破旧,里面则别有洞天,让人梦回九十年代,站着看了半天后,我勇敢地邀请了一个妹子进入舞池。莎莎舞厅和KTV的对比颇有意思,很适合做社会学观察。
当然更多的时候,还是开着自己六万块的小破车晚上八点后去伊藤超市买打折的熟食,周末和朋友约着喝茶晒太阳或去郊区徒步,偶尔开着车去川西转一圈,过一个普通人也能在成都体验到的、随手可得的都市生活。
这也是成都和北京的显著差别。每当北京被吐槽没有生活的时候,总有人出来挽尊说北京的生活很厉害,只是普通人很难接触到。在我看来,当一个城市占比最大的普通人口体会不到所谓的生活时,那这个城市就是没有生活。
2023.8.26 于成都
作者个人公众号:车车爱开车,欢迎关注。

凌晨一点,酒吧隔壁的面馆依然在营业

凌晨两点的兰桂坊,酒吧门口大排长队

永远受欢迎的狗狗

当然也会有猫咪和你一起分享喝酒的夜晚

莎莎舞厅入场券,15块一张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