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是我个人认为汶川地震纪念馆中最重要的一座,甚至有可能是刘家琨最重要的建筑作品,位于成都大邑建川博物馆内

5月12号那天,我们学校距离震中55公里。 

听起来有点吓人,不过事后情况相对还好,只是震感的确太强烈。当时我在学校一楼校医院一个单独的小房间内,头部被固定在病床上做颈椎牵引,忽然感觉病床弹起来似的开始上下抖动,睁开眼睛看到吊灯、窗户、门一切都在剧烈晃动,不断有东西掉落在地上,随即反应过来地震了!当时脖子上挂的重物根本扯不掉,只能翻下床来蹲在床边。听到外面已经是一片惊惶,震动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开始拼命喊这里有人这里有人,嗓子都喊破了,但是根本没人理我,我听到有人跑出去又折回来搬运里面正在输液的同学,但没有理我,估计根本记不住小房间里还有一个人,那种巨大的恐慌吞没了一切。后来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扯断了捆住脖子的布绳跑了出来,这时外面已经站满了黑压压的一片,震动差不多已经停了。本能地掏出手机打给爸爸妈妈和男友,发现已经无法接通。所有人都在打电话,都是一脸的惶急与迷茫。我后来想,自己在一楼的震感都如此强烈,那些高楼层的人可想而知。班上住六楼的男生告诉我,当时他们一边往下冲,一边犹豫着要不要跳楼。而自己刚跑出医院,就碰到一个朋友被送进来,两只脚鲜血淋漓,他从二楼跳下来了。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人群逐渐在运动场和广场汇集,班上同学渐渐聚集在一起。我以自己的地理常识判断,震中不可能在成都平原,但如此强烈的震感,肯定能说明震中离我们很近并且震级很高,当时猜测可能是甘肃陕西或者云南的地震波及我们这里。当外省的人已经知道地震的确切情况时,处于地震风暴眼中的人大多对此还一无所知,所有的通讯全部中断,也没有人想到后果会如此惨烈。直到下午四点多,才陆续听到一些消息说震中在汶川,7.6级。我地理还过得去,当时一听,第一个念头就是都江堰完了。然后觉得我家在广元,稍微远点,虽然联系不上,但应该没啥问题,后来才知道青川那边同样严重。大家坐在草地上都无所事事,就一遍遍地拨电话,期望能出现奇迹,但奇迹一直没有出现。班上不少绵阳的同学,有接到电话的说绵阳情况似乎非常严重,甚至谣传震中在绵阳,当时觉得不可能,地震波毕竟是呈同心圆扩展的(后来才知道这一次是线性破裂),但绵阳的同学大都脸色阴沉。直到晚上在食堂看新闻,听到报出仅北川就7000多人的死亡时,我还没和父母联系上,直接就哭了。后来晚上12点借男友的手机终于打通了家里的电话,知道一切平安后才放下心来,而自己的手机直到13号的凌晨5点才拨通了第一个电话。 

下午大家一直在草坪上待着,班上组织买了吃的和水,然后互相交换一些零散的信息。晚上八点多,成都市政府发布公告说地震警报基本解除,大家可以回屋睡觉了。不少人回了寝室,但刚回去就遇到一次强烈余震,又给吓回来了,大家只得在操场上凑合一夜。很多人开始用广播收听外界消息,以前觉得广播这个东西离自己很远,而在这次地震中,当其他通讯全部中断的时候,广播电台的消息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几个朋友靠在一起,为了省电,就着一个手机收听信息,没电了就换其他人手机,再没电就用MP3,听得一阵阵揪心。那天晚上震区几乎都下起了雨,无数出租车打着双闪排着长队自发前往都江堰救灾,而我们这到了凌晨3点也开始下雨,气温骤降,大家就在一片凄风苦雨里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捱,从来没有觉得时间是这么漫长。直到天开始蒙蒙亮,实在撑不住了,回寝室,给手机充电,然后上网。当看到那些催人泪下的图片时,终于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开始放声痛哭,一哭就收拾不住,觉得自己何其幸运,至少自己还活着。 

至少自己还活着,这是我当时唯一的念头。 

13号的情况同样不乐观,一天的大雨,五月中旬,我穿上了羽绒服还觉得冷得发抖,一夜没睡,精神倦殆到话都不想说。余震和心理影响,让很多人还是不敢回寝室,于是自己看到了那么多疲惫的、倦怠的、悲伤的、焦虑的、无助的、恐慌的眼神。但是至少我们都还活着。这种时候才会明白,活着,是一种奢侈。有那么多曾经和自己一样鲜活的生命已经变成了不断攀升的冰冷的数字。 

接下来的几天都在余震中度过,开始慢慢地回寝室,至少还得洗澡换衣服上厕所等等。每天看到熟人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晚上睡哪儿。谣言满天飞,人心极度惶惶,一到傍晚,就得盘算今天晚上该到哪个地方打地铺。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开始出现强烈的幻觉。16号晚上睡不着,凌晨两点从床上爬下来写文章,4点刚写完就来了一次余震,寝室就我一个人还醒着,结果不到20分钟又来了一次更强烈的余震,直接打消了自己睡觉的念头。幻觉是如此严重,总是觉得在晃啊晃,不看桌子上倒立的水不能判断究竟是不是在真的在摇,头晕想吐,然后明白自己该去看心理医生了。医生说是缺乏睡眠和心理紧张所致,后来睡了几觉,才慢慢平静下来。但直到现在,睡觉前还是会习惯性的紧张,外面的蛤蟆又老叫个不停,困得不行也会被惊醒好几次,蛤蟆啊蛤蟆,求求你别叫了啊,我要睡觉~~~=_= 

已经六月了,生活在逐渐恢复正常。但教学楼一条条的裂缝注定这个五月会被人铭记。4500万人受灾,这几乎相当于四川省人口的一半。而已经消逝的近7万条生命,为他们默哀。 

 

写于2008年6月,成都温江柳林校区

话题:



0

推荐

梁车车

梁车车

37篇文章 14小时前更新

四川人,喜欢越野车的大龄单身女青年,不务正业的下岗金融民工,前记者,爱玩爱冒险,工作十年混遍北上广深拉萨成都,依旧一事无成,两手空空。个人公众号:车车爱开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