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歌川广重随幕府官员上京,从江户(今东京)到京都,约五百公里,有驿站五十三处,按今天徒步路程计算也需要大半个月,这条路线便是经典的东海道。翌年,歌川广重发表了自己划时代的作品《东海道五十三次》,即是取材这条路上的风景,奠定了其作为浮世绘风景巨匠的地位。
近两百年后,2024年春天,自己搭乘新干线从京都到东京,同样是东海道,用时仅两小时。新干线路过无数广重画中的地名,沼津,小田原,品川。过静冈县后,便能看到拔地而起锥体完美的富士山,山顶积雪皑皑。随后列车会路过神奈川县,葛饰北斋著名的《神奈川冲浪里》就描绘了这里的海边,和《凯风快晴》一起成为日本艺术的标志性符号。
自己对日本历史并不甚了解,却因为学画画,从印象派摸到了浮世绘的世界。个人更偏爱风景画,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以及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是浮世绘风景的两大高峰,至今日本街头卖的旅游纪念品中,也是这两位的作品出现得最多。
两人的墓地都位于今天的东京市区。广重的墓地略有些远,犯懒便没去。北斋墓位于誓教寺内,离浅草不远,便约了朋友一起拜访。日本的寺和国内有所不同,似乎大多是墓地,墓碑挨着墓碑,北斋墓在其中很是低调,自己第一遍差点错过,想来也颇符合北斋“画狂人”的生平与个性。
说来也挺奇葩,除了北斋墓,自己还逛了东京另一处墓地和遗址。曾名噪江户的花柳胜地吉原,如今只留下一座大门遗迹,连久居东京的朋友都不知道。历史上吉原多次遭遇火灾地震,罹难的众多游女被合葬在附近的净闲寺,墓志铭上写道:“生来苦界,死后花醉净闲寺”,是吉原游女苦难人生的真实写照(注:引自潘力《浮世绘》)。
自己到东京恰好遇上大吉原展,虽然不算喜欢美人画,也细细看了喜多川歌麿的《青楼十二时》和《吉原之花》,不愧是浮世绘三大名家之一。
浮世绘对印象派诸多画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梵高非常痴迷,曾临摹过好几幅作品,其中《龟户梅屋铺》一幅出自歌川广重晚年作品《名所江户百景》。梵高在画两侧用油画颜料歪歪扭扭写下了“新吉原”、“江户町一丁目”等字样,我不确定梵高在临摹这些文字时是否知道其确切含义,但作为一个中国人在数百年后看到一个欧洲人临摹的日本画上的汉字,总是很感慨的。
《名所江户百景》顾名思义,是对江户城的风物描摹,夏夜的两国桥花火,端午飘扬的鲤鱼旗,依然可在今日的东京看到丝丝痕迹。在这套作品中,广重一改风景画主流的横版构图,大胆启用竖版构图,新奇有趣,毫不板滞,可见笔力。其中《浅草金龙山》描绘了一个静谧雪天,游人打着伞雪中漫步,如今浅草寺是东京热门景点,雷门灯笼依旧,各国游客熙熙攘攘,只是隅田川畔早已换了人间。
莫名想起韦庄写的那首诗: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2024.5.24 于成都
《富岳三十六景 凯风快晴》
《东海道五十三次 庄野白雨》
喜多川歌麿《吉原之花》
梵高临摹的歌川广重《龟户梅屋铺》
葛饰北斋墓
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 浅草金龙山》
今日浅草寺金龙山
0
推荐